导航

首页>行业案例>堤坝管涌案例

常德市桃源县围堰现场PQWT-G50型堤坝管涌检测仪精准探测

时间 : 2025-07-10 点击量 : 18

常德市桃源县围堰现场,一条总长约300米的L型围堰出现由外侧向内侧的渗水现象,疑似存在管涌风险。为快速锁定渗漏点并指导后续堵漏修复工作,项目方邀请湖南普奇地质勘探研究院(以下简称“普奇研究院”)团队携带PQWT-G50堤坝管涌检测仪赶赴现场,进行了专业的现场演示和操作培训。


堤坝管涌检测仪


现场挑战:围堰渗漏点隐蔽,传统方法效率低

本次项目位于一线航道改扩建工程中,围堰主体为砂卵石填筑结构,部分区域临水紧邻深槽。由于水压差异较大,加上施工扰动,导致围堰外侧水体逐渐渗入围堰内部,形成明显的湿斑与渗流迹象。项目部判断存在管涌风险,急需使用高效手段进行精确定位,以便开展定点钻井注浆封堵作业。


传统的探漏方法如观察、试探、盲钻,不仅效率低下,且无法获得深度与结构层变化的信息,极易错过最佳修复窗口。项目方因此决定引入智能化探漏设备——PQWT-G50型堤坝管涌检测仪,并同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实操培训。


堤坝管涌检测仪


操作演示实录:两次剖面测量,精准标定异常点

上午11:00首次测线L1,发现明显异常信号


在项目部与总工程师李总的陪同下,普奇工程师在围堰从北往南15米处布设了多频剖面测线L1,使用PQWT-G50仪器进行首次扫描。该设备通过内置的多频电磁感应技术,可实时绘制地下结构剖面图,并自动识别异常含水层、空洞及渗漏路径。


堤坝管涌检测仪


L1测线结果显示:在第6号点处出现明显的异常高导电信号区域,并告诉工程方具体的位置及深度。根据系统自动分析,初步判断为典型的管涌通道。工程师结合现场地貌及围堰结构,标定了异常点的准确位置及埋深信息,并建议该处为首要处理点位。


堤坝管涌检测仪


这一精准判断迅速得到了项目部的认可。沅水航道枢纽二线航道工程总工李总也来到现场对我们的勘探服务及所作工作表示认可满意。


下午13:00扩展测线L2,多点异常精准捕捉

为进一步掌握渗漏范围,普奇团队在围堰从北至南15米至35米之间布设了更长的剖面测线L2。


堤坝管涌检测仪


此次测量结果更为详尽,设备检测到5处明显异常信号,其中:12号至20号点为刚刚完成注浆加固区域,信号显示与实际施工点高度吻合,验证了设备的高准确率。2号、27号、34号、38号点为新增异常信号,系统判定这些区域可能存在尚未封堵的隐性管涌,建议后续重点注浆处理。


堤坝管涌检测仪



所有异常点深度基本集中在5米左右,设备图谱清晰,定位快速,极大缩短了施工单位二次钻探与施工决策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案例